2010年5月30日 星期日

ASCC--東協社會文化共同體簡介

ASEAN Socio-Cultural Community


東協社會文化共同體(ASEAN Socio-Cultural Communicty, ,簡稱ASCC)

東協社會文化共同體的設立,旨在為強調「和諧」與「人本」的東協,孕育人力、文化與自然等資源,以利其永續發展。東協社會文化共同體將以共享的區域認同為基礎,結合整個東南亞地區,成為彼此關懷的的夥伴社群;並以提升弱勢團體與農村人口的生活水準為目標,攜手促進社會發展,主動關切此社群中的各個領域,尤其是婦女、青年與在地社區等議題。

ASCC並在於2009年3月1日在泰國所第14屆的東南亞國協高峰會上,由各國領袖共同發表ASCC的藍圖並共同朝這個方向努力

在東協社會文化共同體下又設立12個部門: 文化與藝術(AMCA -Culture & Arts ),災害處理 (AMMDM -Disaster Management),教育環境(AMME-Education Environment) , Haze (COP to AATHP), 健康(AHMM- Health),資訊(AMRI-Information),勞工(ALMM-Labour ) , 鄉村發展(AMRDPE-Rural Development) , 科學與科技(AMMST-Science & Technology), 社會福利與發展(AMMSWD -Social Welfare & Development), 婦女(ACW -Women), 青年(AMMY-Youth) ,這些部門透過定期的開會,彼此協調監督,共同努力

舉例:

 文化與藝術(AMCA -Culture & Arts )

有鑑於東南亞地區有著共同的歷史背景,但是卻存在多元的的文化,為了加強東南亞國協各會員國對於東南亞國協的身分認同,所以在1978年設立文化與藝術部門,也是東協社會文化共同體最重要的一個部門,透過保護文化遺產,文化產業合作發展等計畫2009年曾經舉辦過“Water: A Unifying Force in ASEAN”工作坊,藉著聚集各地區的專家討論防止非法買賣文化財產,以及邀請各東南亞國協會員國博物館的館長參予座談會,互相分享經驗

 災害處理 (AMMDM -Disaster Management)

相似的組織在1970年代就已存在,但是在2003年時讓整個組織更加完備,更能發揮效用

透過The ASEAN Regional Programme on Disaster Management計畫,除了能藉由彼此的合作,盡量將災害減到最低,也能當作提供與外界其他區域機構一個資源整合平台,進行.這個計劃的實行內容共有29個活動,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東南亞國協區域災害處理的架構,在任一會員國發生災害時,其他國家能夠給予最有效迅速的協助

 教育環境(AMME-Education Environment) ,

以能夠建立一個知識基礎的社會,加強各會員國的競爭力為宗旨,也期望藉由加強各會員國國民對東南亞國協的認同感,建立東南亞國協各大學間的網絡,或者教育方面的人力資源,增加各區域間在教育方面的合作機會,



我們認為東協社會文化共同體是一個在東協裡舉足輕重的組織,因為我們都知道東南亞諸國位於東方與西方的十字路口上,加上東方文化的中國文化與印度文化種種的文化在東南亞交會的地方,社會文化本來就有許多歧異,加上各地的社會發展程度不一,而東協社會文化共同體正好是一個來調和各國不同情形的機構,像是在文化和藝術方面,由於過受常期受到殖民的影響,很多國家的珍寶都被盜運到其殖民母國去,而東協社會文化共同體則能夠會同各會員國的專業人是來探討這些問題,一個國家的力量或許很渺小,但很多國家集合起來就會有足夠的力量,但我們認為東協文化共同體可以在宗教方面設立相關事務部門,因為其實東南亞的宗教問題與衝突依然是有問題的,例如菲律賓南部的民答那峨以及泰南三府的宗教問題,我覺得這是未來東協文化共同體可以再增加力量的部分。



資料來源:

http://www.aseancenter.org.tw/ASEANintro.asp

http://www.aseansec.org/19598.htm

1 則留言:

  1. 一個區域有著多樣性的文化,要成立社會文化共同體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人會質疑這樣的社會文化共同體真正的內容是什麼?有哪些機制可以促成這樣的社會文化合作(而非社會文化統一)?

    大家可以思考看看,東協所提出來的這些計畫與合作方案有沒有遇到什麼挑戰與制度上的問題?或者,這個社會文化體的未來,究竟要發展成什麼樣的願景?

    楊昊謹上

    回覆刪除